中醫說人體養護(張禮文)
吾國以儒立國,儒家有云:「身體膚髮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。」是則此身之須善加保養也明矣!父母身強,生孩自壯。猶如地下水不匱,草木自茂。生孩腎水充沛,猶如地下水之不匱,用之無缺矣!且命門真火繫於腎,腎水足,命門火旺,此乃得自父母之稟賦,是為先天。
諸藥僅能補後天,而不能補先天,唯硫黃一味則先後天並補,故為扁鵲之所重視,而次則重視附子之扶陽。硫黃溫而不燥,補而不滯,瀉而不傷,振陽毓陰,氣血皆旺,故能開胃、健脾、通大便,體內如有伏病,悉於汗毛孔中泄出,而收顏色妍好,鬚髮不白之功。補火丸者,即培補命門真火。倘借此縱欲,則係自戕其身,非丸之咎。
扁鵲共有三扁鵲,戰國時之扁鵲是真扁鵲,後之兩人,非自封扁鵲,而為當時人佩其神術,亦好用硫附,公認其為扁鵲再世,而以扁鵲相稱。在抗戰時期,重慶有一大名醫名補一者,曾語余曰:「一劃為乾,兩段是坤,補一者,補陽也」。他雖不知用硫黃而好用附子,大概他未見扁鵲書,而附子本川產,本地貨,自易為其熟知也。
夫婦行房,以動作衝激,故每一身大汗,而事後身憊!明晨醒來,精神方振,而所耗精液,則須一週可復。但命門火真矛,則用一次,少一次,不可復也。除非灸關元,服硫黃而後可。灸關元者,內經謂關元為人體總樞紐,關元氣壯,百病不生。
宋朝時有一大盜,平常不吃任何補品,祇每暑正伏天,灸關元五百壯。身強力壯,後被捕正法,人皆異其稟賦特殊,而解剖以察其異之所在,結果在關元處得一長溫不散之肉,年年灸關元之功。雖已陳坑三日,而其肉猶溫。灸關元後,須再灸足三里,則引熱力入正軌,否則或會腹痛。
針灸有別,針是疏通,灸是補益。胸腹部為前,背為後,前後不能同日灸,否則前後熱力攻心,危矣!關節部分亦不能灸,灸應貼肉灸,一般人怕火灸皮焦肉痛,恒以一薄片薑或一些棗肉置於灸穴之上,再放艾絨於其上灸之,則易生灸瘡。如生灸瘡,以瓊玉膏敷之即癒。如用其他涼物敷,則必潰爛延久!針於拔針時,宜緩轉出,倘拔得快,則一絲肉縷,亦附針而出!
針不能天天針,因針亦泄人之氣,故臂腿針後,往往酸軟無力,因泄氣傷人之故,因病已通出,則功過相抵矣!除書上載名禁針之穴外,尚有其他應慎之穴,故對針灸醫生不太信任者,則背上穴不要讓他隨便針,其針出問題之穴,都在背。
針出問題時,在施針時,被針人每有不知不覺中的特殊表現,如一針下去,被針人忽嘆一聲,或發笑一聲,或忽兩滴眼淚,或覺一凜,如有此不知不覺的突然動作,則必死無疑,其死也或在返家後之當天,或二日後,或三日、五日、七日後,或一月後,最長者可延一年,突然死矣!誠殺人不見血,被害無痕。
昔金元四大家中之張景岳先賢,著有一部類經圖翼詳述針灸,惜早成孤本,藏於雙百鹿齋圖書檔中,余往商借閱,蒙主人慕余虛名;慨然即以相贈。余自大陸遷台,連替換衣物都不及取,而獨帶此孤本到台,如此好書,焉能絕版,故於新文豐出版社創立時,無條件的將此交其主人翻印流通,猶如窩一科小雞,雞又生雞,使此書普傳不絕。如能熟讀此書,而又有舉一反三之悟性,則在當代針灸界中,不作第二人想!
生有此身以後,則有賴飲令以生長,故須胃能納,能消化,脾臟能吸收而將氣血輸之於肝,肝主筋,藉以佈達全身以至四肢之末,其殘汁勝渣則由大小腸於兩便中排出,是則有賴於消化系統之健康,方能保健強身,而尤重於脾。脾為運化之官,氣血所由,是為後天。
金匱一書,開卷首句,即謂四季脾旺不受邪,故脾旺,不會生病。金元四大家中李東垣先賢,著有東垣十書,最重脾胃。內經有云:「多思多坐皆傷脾。」故對後天之調養,宜少慮以怡神,而多活動則戶樞不蠹矣!不宜激烈運動,大汗淋漓,以免勞累過度,而致陽氣受創。
內經又謂「有胃則生,無胃則死。」人人皆有胃,何謂有無,此指胃口之好壞而言。如病甚沉重,但胃口好,能吃,能消化,則不會死,是活症。如小小之病,而卻胃氣呆滯,不思飲食,是即無胃,常多變化。又謂胃喜熱飲,故不宜吃冷吃冰,否則胃氣為寒受阻,首受影響者是脾,由是而諸病叢生矣!
凡舌頭橫裡擴大,觸及兩邊牙齒,久之舌之兩邊,留有齒印,此即冷食過多,由胃傷脾,而脾臟擴大之症象也。因之影響汲收營養,漸漸成糖溺,如再用藥不當,釀成癌病,輕則腸癌、胃癌,重則肝癌,大病是由小病而造成的,故飲食起居,平常應從小處當心,防漸杜微之至要。
今之飲食,不論其味之甜酸苦辣,進胃後,經十二支腸而達睥,此時已分泌成糖質,此即營養也。脾臟吸收此糖質,而由是而養生,吸收功能衰弱,所餘糖質流入小腸而尿中有糖分矣!倘只用藥化其尿中之糖,而不從恢復脾臟功能著手,則尿中驗雖無糖,而糖尿病未曾真正痊癒,猶如掩耳盜鈴用以自慰耳!
糖對人身亦極重要,可以增強熱力,抗病潛力,久不食糖,必致一身大汗,大汗可以亡陽,本戒食糖,至此時則可飲一大杯糖水為救!
風寒暑濕燥火是為六邪,喜怒哀懼愛惡欲是為七情。六邪侵入是外感,七情為病是內傷。外感易治內傷難,因六邪是天地間不正常之氣流,侵入人體後則為浮游不定之邪,暫不發作,直須腸胃積滯氣血受阻,六邪始有憑藉而病作矣!猶如土匪有了盤據地!故腸胃不吃壞,六邪不會作崇,故不能暴飲暴食,飲食失調。
須溫飲暖食,易於化者為宜。雖有感冒,亦不致病,故人必須氣血流通無阻,猶如一室,倘門窗緊閉,空氣不流通,則室內悶熱,發炎,此熱也,因空氣不流通而發炎,非發炎而致空氣不流通,門窗一開,熱即散,倘門窗不啟,憑撥冷水以涼之,溫度雖暫降一時,蘊蒸不消,由是溼熱交加,地毯生霉,溫室培養菌土,風勝濕,如不通風,而憑溫度高低,以涼強座之,是捨本逐末,非旦無效,反將加深病況。
用涼過度,冷水結成冰而成痼疾,輕則耳聾,重則造血功能喪失,甚也者,患癌或成植物人,終身毀矣!故消炎不能治病。
殺菌亦不能治病,要使菌不生才能治病。譬如乞丐身上,長滿蝨子、細齒也,天天在陽光之下捉蝨子,捉者自捉,而生者自生,因身髒而生蝨,非有蝨而身髒,只須洗一澡,換穿潔衣,蝨無由再生也。倘只顧殺菌,終至好細胞亦被破壞,而人命亦完矣!
連熱不退,是傷寒之症候,七日為一候,按日傳經。此熱是傷於寒,氣不通所致,因傷於寒,阻於氣而發熱,不是因熱而傷寒,初在表份,通氣發汗以表之,熱即退。及其傳入血室,則通大便以下之,熱亦退。傷寒之通便,不能通得太早,如病尚在表,早通便,則病即內陷,故傷寒有下不嫌遲之囑,更無需服涼藥以消炎。
普通小感冒發熱,亦不宜服涼藥,如服涼藥,表面上已退燒,而病人仍感身不舒服,直待休息一週,抵抗力恢復了,人才舒適,是自己養好,而非服涼藥吃好的,更無需乎殺菌。
中國醫學原理,出自道教。道教因性命雙修,先求長生,而靜坐練功,靜極而內動,反照內視,而知五臟六腑之所在,十二經絡運行之動態,故不重體態而重於用。猶如一把刀,無須量其幾尺幾吋長,幾吋寬,幾分厚之型態,而在於如何執刀以運用。故中醫不重解剖,但倘不明十二經派之運行,則不知其可。
尤其氣血,氣無形,血有形,可以抽血以驗,不能抽氣以驗。一隻猴子,一隻老鼠,其活時有氣,一刀下去,氣散無蹤。但氣極重要,因氣為血帥,無氣則血不能行;而氣憑於血,無血則氣失其憑。故氣血之重要也,氣重於血。人死是斷氣,而非無血,故調理藥中所云氣血兩補,但所用份量上有別。如黃蓍扶氣,當歸生血,但當歸份量為黃蓍之半。
氣猶如風,其去也快,其返也疾。血則枯也緩,生也徐,總之,需要溫溫則行而通,涼則凍而凝,有礙生機。人身本賴熱力以維生,故身上保有適當溫度;死人因無熱力,故其體冰。熱,猶如火,主動;冷,猶如水,主靜。故服熱藥如不適合,則病人即心煩氣燥,立即顯示出來,一發之後,火氣即消,平定矣!服涼藥,對不對!初皆不知,及到有不對的現象時,則水已結冰,成痼疾!
病之在腰以上者服煎藥,腰以下者服丸藥。服煎藥,則外感服其氣,故煎藥用小火煎,煎滾即關火,服用。內傷則服其味,故須濃煎。服丸藥則一把藥物,吞入胃中,尚待化開,才生作用。否則將生阻塞之患,故不如服膏滋之藥,同樣味濃,開水化薄,入胃即動,無丸藥滯氣之慮。
故人身之保養,身心並重,勿生氣,少吹風,勿受涼。清心寡慾常反照,隨緣順俗斷煩惱,溫飲暖食能消化,節勞忘憂常微笑,按步當車防跌倒,自求多福人忘老,則永保長春,而長樂亦無央!
人病之初,不外生氣,吃壞,感冒。故在初覺不舒服時,即可用方布一方,展桌上,再以能吸水之紙巾,一張兩張,放布上,再以半塊生薑稍拍碎,置於紙巾中央,不要太碎。又以三五根青蔥,把長條圈成環形,置薑上,然後以一罐食鹽,最好是粗粒鹽,細鹽亦可,放鍋內,乾炒,炒得鹽嗶嗶啪啪有響聲了,即以鹽倒在蔥薑之上,倒時頭要稍偏,否則熱氣衝眼,眼會發酸。
然後拾起布與紙之四角,使成一包,以繩扎緊,熱熱燙燙的,在不舒服處熨。初甚燙,可以放放拿起,等到不燙,即貼身而熨,冷後再把鹽炒再熨,人即舒服矣!鹽可永久用,若成焦屑,仍可用,蔥薑則當天不論次數,仍可用,隔天如熨,則要換新。桌上所以要墊紙者因鹽炒熱,倒在桌上,桌會焦而破洞,包不住鹽矣!
凡生氣、受涼、消化不好、經絡酸痛、月經來時腹痛,皆可炒鹽來熨,唯不要熨及頭部,以到肩為止,不妨試試,甚妙!
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hrnoz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